跳到主要内容

圣经原文

希伯来文旧约圣经

谈到旧约的抄传,第一件事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绝大多数的旧约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而其中一小部分是用亚兰文写成的。早期的希伯来文有它自己本身的字母,但是当旧约圣经进入到传递的过程时,希伯来文已经开始使用亚兰文的字母书写,因此这两者在书写上就字母而言是一样的。

目前我们拥有最早的完整希伯来旧约抄本是<列宁格勒抄本>(Leningrad Codex),而<列宁格勒抄本>也是目前圣经公会出版的希伯来圣经BHS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的底本。除此,另外两个重要的残篇是大英博物馆编号4445号的抄本(British Museum 4445; B),内容包含了大部分的五经。另一个更早的抄本是<开罗抄本>(Cairo Codex of Prophets; C),包含了全部的先知书。

这些抄本都是属于马索拉学者(或者马索拉学派)的精心杰作。马索拉学者的传统,我们可以回溯到主后五百年,甚至可以回溯到被掳归回之后的文士以斯拉,这些学者最重要的任务,恐怕也是唯一的任务,便是抄写希伯来文圣经。他们的名称「马索拉」,在希伯来文当中是「计算」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些马索拉学者不仅抄写希伯来圣经而已,他们同时发展出一套非常复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每一页当中不同字母出现的次数与地方,同时该页当中的字数、节数。

用今天电脑的术语来说,马索拉学者所做的是所谓「核算」的动作,透过这样繁复的计算方式,马索拉学者可以将抄写时所犯的错误减到最低。事实上,如果我们说马索拉学者的成就,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抄传经典的最高成就,绝对不是一种过誉,因为在人类历史当中,没有任何的抄传系统可以与马索拉所发展的严谨系统相媲美。

然而,不仅马索拉学者的严谨抄传系统应该让我们对旧约经文的可靠性有信心,我们不要忘了不只是希伯来文的旧约流传了下来,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也流传下来。

希腊本旧约抄本

早在主前250-150年之间,「旧约圣经」已经在北非埃及的亚历山太城翻译成希腊文。根据传说,这个希腊文旧约圣经是由七十位当地的犹太长老在七十天内完成的。虽然这个传说可信度不高,但这个希腊文的版本,根据前面的传说,我们今天仍称之为<七十士译本>(或者七十子译本)。

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拥有的<七十士译本抄本>,可以回溯到主后四世纪上半叶的<梵蒂冈抄本>(Codex Vaticanus; B),以及主后四世纪下半叶的<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 a)。当我们对照这些希腊文译本的抄本与现有的希伯来文抄本,我们必须说,在内容上现有的希伯来文抄本是非常准确的。因此,因着这些希腊文的抄本,我们可以将旧约最早的证据拉前了六百年的时间。

不过,过去一百多年仍然有极端的学者会抱怨,希腊文的译本与旧约圣经的编辑完成,仍然有六、七百年的距离,还是难以让人满意,同时七十士译本究竟仍然是希腊文的翻译,因此在决定特定字句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有用处。所以,旧约抄本的准确性,恐怕仍然是不完全让人满意,仅仅是可接受罢了。

死海古卷

但是这种情形从1947年开始,因着「死海古卷」的发现,有了戏剧化的转变。「死海古卷」的发现,被誉为廿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但是这个发现不是专业考古学家的成果,而是一个住在死海附近的牧羊童,为了寻找他的羊时无意之间发现的。这个牧羊童在找羊的时候,随意往死海附近的一些山洞投石头,结果听到的不是羊的叫声,而是瓦罐破裂的声音,进去一看,发现许多装了皮卷的瓦罐,这些瓦罐辗转地卖到古物市场,结果被认出来是旧约的经卷,接着从194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挖便在死海的洞窟展开。

2000年是「死海古卷」研究五十周年,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从「死海古卷」的发现当中,我们有大量的抄本是希伯来文的圣经,几乎涵盖了所有旧约的经文。这些抄本的年代,早的可能是主前200-100年,晚期的也不会超过主后一世纪末,换句话说,死海古卷使得我们今天拥有的希伯来文抄本证据,一下子向前拉了一千年!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比对「死海古卷」与马索拉学者抄写的圣经时,之间相似的程度高到让我们不能不佩服马索拉学者的成就!因着「死海古卷」的发现,我们可以知道过去我们对于旧约圣经抄传准确度的信心是对的,同时我们今天可以更大声地对任何怀疑旧约抄传准确性的人说:「如果我们不接受旧约抄传的准确性,我们就不能相信任何公元前所流传下来文献的准确性!」

印刷术发明之前新约的抄传

我们提过旧约圣经除了少部分是用亚兰文写的,其他大部分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除此,我们还提到新约文献所使用的文字都是由希腊文写的。

相对于最早的旧约希伯来抄本证据与<希伯来圣经>的编辑成书相距超过千年的这种情形,新约最早的抄本与新约编辑完成的时间是短了许多。而与遗留下来的旧约抄本的数量相比,新约抄本的数量又要庞大的多;完整的新约、完整的单卷,加上各式的断简残篇,总共超过五千份。这数量比任何同时期单一文献的抄本数量相比,都要多出数十倍不止。所以,新约文献的真实性,是丝毫不需要怀疑的。

我们今天拥有最早的新约抄本,是一个名为〈P52〉的蒲草纸抄本,是约翰福音的一小部分,正面加上反面只有五节圣经,鉴定的年代是主后二世纪初期,换句话说,这个断简残篇产生的年代,是在马吉安编纂他的新约目录的时候,当然,马吉安一定没有用到这个抄本,因为他只接受路加福音为正典。由于只有五节圣经,这个抄本的价值,并不是让我们据此出版新约圣经,而是在于帮我们确定新约的成书一定早于这个年代,不但如此,我们还可确定,新约的书卷成书之后,便已经开始个别地被抄写流传。

也许所包含的经文太少,但我们也有早期的抄本有很长篇幅的,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46〉-另一个蒲草纸抄本,年代大约是主后200年。这个蒲草纸抄本包含了绝大多数的「保罗书信」加上<希伯来书>,因此,这个抄本证明保罗的书信在主后200年的时候,已经集结成册到处流传。

早期的新约抄本,都是抄写在蒲草纸上。但是当教会逐渐茁壮之后,教会开始将圣经抄写在羊皮纸上,羊皮比蒲草纸更为耐久,但是价格也要贵得多,因此从蒲草纸到羊皮纸的转变,说明教会在财力上的转变。用羊皮抄写到底多么昂贵呢?根据学者的估计,从旧约抄到新约,用一般大小的羊皮纸,大约需要360只山羊或是绵羊的皮才够用!

抄在羊皮纸上的新约抄本,我们通常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用大写体(大圆字体)抄写的(Uncial),第二类是用小写体抄写的(minuscule),这个分别对于鉴定抄本的年代很重要,因为小写体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早期的羊皮抄本都是大写体的抄本。早期大写体的抄本,最重要的两本是主后四世纪上半叶的<梵蒂冈抄本>(Codex Vaticanus; B),以及主后四世纪下半叶的<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 a),这两个抄本事实上也是「七十士旧约希腊文译本」最重要的两个抄本,因为这两个抄本同时都有旧约与新约。

从基督教会开始之后,没有多久,教会的成员便以外邦人为主;因此教会中使用的旧约是以希腊文译本为主,而不是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事实上,新约圣经中大多数的旧约引句,也是出于<七十士译本>,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梵蒂冈抄本>与<西乃抄本>的旧约部分是<七十士译本>,而不是<希伯来文圣经>。不过,在现存这许多的新约抄本当中,像<梵蒂冈抄本>与<西乃抄本>这样同时有旧约与新约的抄本,是比较少见的。绝大多数的抄本,都是单单只有新约部分而已。

旧约的原稿

旧约的三十九卷中,最古老的应该是摩西五经,写于主前约一千五百年。是真的“写”吗?当时有文字吗?不是口传吗?这是一般人的怀疑。从古文字学的研究,摩西写五经是不容置疑的。早在主前三千年,苏美人Sumerian)、古埃及人、阿卡德人(Akkadian)已经开始使用象形文字,日后又简化成楔形文字。他们利用苇茎做成的笔,写在粘土板上,等待晒干或烘干之后,就可以留存于后世。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博物院看到以楔形文字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的汉摩拉比王法典(主前1700年)。到摩西的时候,文字已经演变成整套字母(alphabet),腓尼基文字(Phoenician)就是一例。摩西既然“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使七:22),他应该是一个书写的能手,何况圣经也的确记载了神吩咐摩西要把他的话写下。(出三十四:27 ,二十四:4,申三十一:9)从摩西五经的写作到玛拉基书的完成,所涵盖的时间约有一千年(主前一千四百年至四百年),由二十五至三十位不同背景的作者合作写成。除了一小部分以外,主要是用希伯来文写成。中间由于希伯来文法经过演变(在主前1350年),旧的书卷都已被改写,现在旧约里的希伯来文法都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旧约原稿的希伯来文都只有子音(consonant),母音(vowel)是以后才加进去。

很多证据显示旧约的经卷开始时是用腓尼基式希伯来字体写的(Paleo-Hebrew),后来才改用Aramaic square 希伯来正方字体。马太福音五:18 说的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耶稣指的一点(yod)就是希伯来正方字体的一个字母。

旧约抄本

旧约原稿当然已失传,但抄本却一代代的流传下来,直到印刷术的发明。(十五世纪。第一本旧约是在1488年在意大利印刷的。)在古代的著作中,保存得最好,当推旧约圣经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犹太人对耶和华的敬虔,以致他们尊重自己的手抄经卷,近乎迷信程度。

在主前三百年之前,手抄本都是写在蒲草纸上(另有些在羊皮上),为方便阅读起见,大都是把约十寸宽的草纸,粘成一卷,约三十长。每卷足以容纳以赛亚全书。这也是为什么摩西五经刚好是五卷之长。希伯来圣经里的撒母耳记、列王记和历代志都是一卷长,所以没有分上下两本。

从主前三百至主后一百三十五年,我们有死海古卷(200 BC - 200AD,在1947年发现),这是现存最旧的手抄本,包含了以赛亚书和不计其数其他书卷的碎片残简(除了以斯帖记)。将它与主后900 至1000 年的马所拉抄本相比,证明了圣经是可靠无误的。大概是这时候,旧约开始以三十九卷的形式出现,分成三组:律法、先知书和圣卷。这也是主耶稣在路二十四:44 所指的。在这段时间之前,旧约圣经似乎有三种不同的“版本”(text type):埃及式、巴勒斯坦式和巴比伦式。在主后一百三十五年之后,就开始出现单一“版本”,就是后来的马索拉版本(Masoretic text)。著名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也是在这时在埃及亚力山大城(Alexandria)完成。新约圣经所引用的旧约经文就是从这译本来的。除了死海古卷,从这时期留存下来的有蒲草残篇,The Nash Papyrus,记载了经文出二十:2 - 17(十诫)和申六:4。

从主后一百三十五至一千年,旧约圣经开始有分节,分段和分章,以方便读者的阅读。这时候,在以色列加利利湖西岸的一个城(Tiberian),有一马所拉家族(Masoretes),他们对旧约圣经作了最大的贡献。这个家族从八世纪至十世纪的两百年之间,首先设计了一个拼音系统,将母音(vowel) 放在希伯来文里,帮助读者朗读。他们也在经卷旁加插了一些注脚(Masorah parva and Masorah magna),对以后的经文研究有很大的帮助。现存的年代最久的马索拉版本 Codex Cairensis(AD 895)是出自这个家族的成员Moses ben Asher,里面有约书亚书、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和许多先知书。另一本留存下来的是Aleppo Codex(AD 925)。主后两百年之后,旧约开始以Codex(抄本)的形式出现,但在犹太人的会堂里,他们还是用卷轴(scroll)。

主后一千年至今,有超过3000 件各式各样的手抄本存留。最著名的是Leningrad Codex(1008),也是马索拉版本,整本旧约完好无损,现藏在列宁格勒的公众图书馆。现在我们常用的希伯来圣经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简称BHS) 就是根据这个版本编辑的。主后1450年印刷术发明之后,第一本旧约圣经是在1488年完成。

旧约的定典(Canon)

定典就是鉴定某书卷是神所默示的圣经。单有神的默示,并不足够。大体来说,神也赐人属灵的智慧,分辨神所默示的真迹。人在圣灵的带领下,知道何者是须摒弃的伪书。与新约定典的过程比较,旧约定典的过程反而没有什么特别波折,虽然在主前几百年,撒玛利亚人拒绝承认旧约所有的经卷,除了摩西五经;主前两百年,许多伪经和次经出现;主后的拉比著作里,也有对以西结书、箴言、雅歌、传道书和以斯帖记的定典质疑。

总之,旧约定典似乎在以色列的历史中逐渐形成。肯定的是,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时代,摩西五经早已定型被接纳。来到耶稣时,旧约圣经已经分成三组:

律法书(Torah):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明记。

先知书(Nebhiim):

A。前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

B。后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

圣卷(Kethubhim)

A。诗歌书:诗篇、箴言、约伯记。

B。五书卷(Megilloth):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

C。历史书:但以理书、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历代志。

历代志是最后的书卷,这是为什么耶稣在路十一:51 说,“从亚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亚的血为止。”亚伯是创世记第一个殉道者,撒迦利亚是历代志里最后一个殉道者。(代下二十四:20-21)

在耶稣时代,次经(Apocrypha)已经大行其道。但从新约的引用旧约经文来看,这些次经都不被接纳。《犹大书》是惟一的书卷引用次经《摩西升天记》(The Assumption of Moses)(犹9)和《以诺书》(Enoch)(犹14)。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次经是神所默示的,正如保罗引用希腊诗人的词句一样。(徒十七:28,林前十五:33,多一:12)

至于基督教,则把旧约圣经分成四组,以别于希伯来圣经的三组。四组的分法是根据武加大拉丁文译本(Latin Vulgate,约主后383 - 405 年)的编法。武加大译本则取法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

律法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明记。

历史书: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记上、列王记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

诗歌书: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

先知书:

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

小先知书:十二小先知书。

希腊文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是基督教会的特有的重要经典,而基督教会所用的旧约圣经与犹太教所用的是相同的。新约圣经共27卷,包括有记载主耶稣生平圣迹的四福音书,记载初期教会历史的使徒行传,保罗写给各教会的书信,其他使徒写给各教会的通 用书信,以及启示录。

27卷书分别由主耶稣的使徒彼得、约翰、雅各、马太,保罗和门徒路加、马可、犹大等人受圣灵的默示写成,用的文字是当时地中海地区通用的希腊文。时间是在公元1世纪的60-90年代,也就是主耶稣复活升天以后到使徒约翰尚健在的时段。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没有印刷术。文字写在用纸莎草制作的纸上或是 羊皮革上。经过一定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文本会老化破损,就用手抄的办法作出新的手抄本,以保存和流传。

这27卷书被确定为正典是在公元397年的迦太基第三次宗教会议上。这正典书目与教父亚他那修的书目(公元367年)相同。西奈抄本(325-425)的书目,除27卷以外,还有黑马牧人书和巴拿巴书两卷。亚历山大抄本(425-445)与正典书目完全相同。

基督教会经过约300年的时间,将流传各地教会的新约各卷手抄本收集、整理、鉴别、汇总,到397年才形成希腊文新约正典。

希腊文新约圣经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纸莎草纸(papyri)手抄本,编号从p1到p76。时间从公元200年到700年。内容分别为福音书(简称e),使徒行传(简称a),保罗书信(简称p),启示录(简称r), 通用书信(简称c)等。现分别保存在佛罗伦萨、维也纳、巴黎、伦敦、柏林、彼得格勒、达拉斯、纽约、日内瓦、都柏林等地。

  2. 希腊文大写字体(uncials)文本,其中有45种,以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大写字母及01-045作编号标志,分别收藏在西方各个城市。其中重要的有西奈文本,写作时间是4世纪;亚历山大文本,时间是5世纪,代号为A;二者的内容都有eapr,现都收藏在伦敦。梵蒂冈文本,时间是4世纪,代号为B,其内容有eap,现收藏在罗马。

    • 希腊文大写字体文本还有200多种,编号046-0250,有些是碎片残卷,内容分别有e,a,p,r。现收藏在德国明斯特的新约文本研究院。所有大写字体文本的写作时间都在公元10世纪以前。
  3. 希腊文小写字体文本:从公元9世纪以后,各种希腊文本流行以小写字母书写。到1988年,陆续发现希腊文小写字体新约文本手抄本达2768种,内容分别有e,a,p,r;编号为1-2768。写作时间 为9-15世纪。在新约文本研究院都可查到。

  4. 希腊文经文选集:经文选集用于主日崇拜和教会月历等。其内容为e,a。收集编辑工作由芝加哥大学负责。计有1761种,编号从L1到L1761,写作时间从9-15世纪。

  5. 古译本:

    • 古拉丁文译本,译于2-4世纪,其56种手抄本的抄写时间分别在4-13世纪这一时期内,内容分别有eapcr。

    • 武加大(Vulgate)译本,也称拉丁文通俗译本,由耶柔米(340-420)在382年译出。这个译本长期在天主教会应用,视为标准文本,风行全欧数百年。

    • 古叙利亚文译本,有两种手抄本。别西大(Peshitta)叙利亚文译本,有四种手抄本。译抄年代均为4-7世纪。

    • 埃及科普特(Coptic)文译本,(3-4世纪),有5种。

    • 哥特文译本(Gothic)译本(4世纪)

    • 亚美尼亚文译本(5世纪)

    • 埃塞俄比亚(Ethiopic)文译本(6世纪)

    • 格鲁吉亚(Georgian)文译本(5世纪)

    • 努比亚(Nubia)文译本(8世纪),昔日的努比亚在非洲的东北部,今埃及境内。

    • 另外还有阿拉伯文、古德文、古法文、波斯文、古教会斯拉夫文译本。

  6. 教父著作,从2-12世纪有200多名教父,在他们的著作中有引用新约圣经经文。

    • 古译本和教父著作,严格来讲,并不是新约希腊文圣经的源头,他们是从早期原始的希腊文本译出和引用的。但是他们作为证据,其历史年代比较早,在鉴别希腊文不同手抄本经文的异文时,用他们作参考是有益的。

    • 伊拉斯莫和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公认经文版

      • 伊斯拉莫(Erasmas1466,10,27--1536,7,12)生于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的鹿特丹,1492年按立为神父,1495-1499年在巴黎的大学读书,获博士学位。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整理和翻译了新约圣经的新拉丁文版和希腊文版。

      • 其希腊文版被称之为‘公认经文文本’(拉丁语Textus Receptus,英语received text),于1516,3,1日印刷出版发行。马丁路德所译的德文圣经,丁道尔(Tyndale)翻译的英文圣经以及KJV等均以公认经文文本为蓝本。

    • 拜占庭文本

      • 上文提到的《公认经文文本》是建基于《拜占庭文本》之上的。拜占庭文本又称为多数文本,传统文本,教会文本,君士坦丁文本,安提阿文本或叙利亚文本。

      • 拜占庭文本的来源是叙利亚安提阿教会的长老、殉道者路西安(Lucian,240-312)所校订的文本。当首位信仰基督的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272-337,306年开始执政)在位时,凯撒利亚的主教犹斯比乌(Eusebius,265-340,314年按立为主教)将希腊文圣经的手抄本呈送给皇帝。在4世纪以后,西方罗马教会停止使用希腊文本,用武加大拉丁文本。而东方的拜占庭教会,由安提阿的使徒中心控制,保存了希腊文本,直到15世纪。1904年希腊东正教会君士坦丁堡主教出版了希腊文新约圣经的拜占庭文本,直到今日仍在东正教会中应用。

      • 拜占庭文本不包括公认经文文本中的以下3节经文,即路17:36,徒8:37,15:34。我们查考和合本圣经可以看到在这3处的注释说,有古卷在此有……;而正文没有。说明在这里和合本正文是与拜占庭文本一致的,但也通过注释列出《公认经文文本(此处所指‘古卷’)》中3节经文的内容。

    • 我们再看可1:2-3这段圣经的和合本译文:

      • Mak 1:2 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有古卷无以赛亚三字)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豫备道路。(此句引用自旧约玛拉基书3:1)
      • Mak 1:3 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豫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此句引用自赛40:3)
      • 这里所指古卷是《拜占庭文本》,以上情况说明删去‘以赛亚’三字是比较严谨的。
      • 按NKJV译本的序言,拜占庭文本,公认经文文本和亚历山大文本有85%是相同的。按新约文本研究院对雅各书的研究,拜占庭文本与基于亚历山大文本的折衷本相比较,有92.3%是一致的,其余不一致的异文在英译本中没有区别。
    • 亚历山大文本

      • 亚历山大文本又称为埃及文本,中立(Neutral)文本。

        • Johann Leonhard Hug(1765-1846,德国罗马天主教会神学家,圣经学者,东方学学者,1793年任新约注释教授。)认为:亚历山大校定本约形成于公元3世纪中叶以后,他具有原始文本的纯洁性,校定本除去了窜改的部分,完善了一些语法问题。这些校定的结果是与罗马梵蒂冈抄本B,巴黎的以法莲抄本C,巴黎和罗马抄本L以及亚他那修(296-373)文本,亚历山大的西利尔(Cyril,376-444,412-444任亚历山大教会主教)文本有关的。

        • 亚历山大所依据的手抄本,其历史比较早;如保罗书信B46,福音书B66,都是公元200年时的手抄本。

        • 一般认为古译本,如埃及科普特文译本,古拉丁文译本,叙利亚文译本都是从希腊文的亚历山大文本所依据的手抄本译出的。

        • 但亚历山大文本缺失以下经节:

          1. 可16:9-20,太16:21-23,约5:4,7:53-8:11。在和合本中,对约5:4这节经文,未列入正文,而是用注解的方法,以小字或仿宋体字标出。对可16:9-20,约7:53-8:11这两段经文,在和合本修订版中,用括弧标出并在脚注中说明有的古文本没有此段,就是指亚历山大文本没有此段。

          2. 缺太12:47,17:21,18:11;可9:44、46,11:26,15:28;路17:36;徒8:37,15:34,24:7,28:29。

        • 亚历山大文本特有情况:

          1. 在太27:49处加了一句与约19:34的话:‘有人拿枪扎了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2. 亚历山大文本的符类福音的一致性比较好。而拜占庭文本的可15:34处用词为Eloi,Eloi;而在太27:46处用词为Eli,Eli。

        • 在发现了B66和B75以后,亚历山大文本和中立文本是一致的。

    • Westcott和Hort合编的希腊文新约圣经

      • Brooke Foss Westcott (1825-1901)生于英国伯明翰,1844年入剑桥三一学院,1848年获得学位。为英国Durham主教,圣经学者,神学家。

      • Fenton John Anthony Hort(1828-1901)生于都柏林,1846年到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在18世纪任Tuan主教。

      • 他们二人从1853到1881年,经历28年时间(主要在1870-1881),共同研究希腊文新约圣经,他们依据的是4世纪的梵蒂冈抄本(发现于15世纪)和西奈抄本(发现于1859年),也就是与亚历山大文本有关的,他们开始用经文评鉴学的方法。于1881年出版了他们编辑的《希腊文新约圣经》。

      • 英译本RV,就是在W.H.两人所编辑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基础上翻译的。对汉语和合本的翻译也有重大影响。

    • Nestle-Aland版希腊文新约圣经

      • 在W-H版希腊文新约圣经于1881年出版的前后,在欧洲还有Tichenderf,von Soden, Vogels, Merk,Bover等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出版。

      • Eberhard Nestle (1851-1913)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69-1874就读于杜宾根大学,学习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德国圣经学者,经文评鉴专家,东方学学者,希腊文新约圣经编辑。1898-1912年任福音神学院教授。1898年他结合了Tischendorf版,W-H版,Richard Franis Weymouth版,编辑出版了第1版以Nestle命名的希腊文新约圣经。

      • 1901年出第3版。1913年Eberhard Nestle 去世后,他的儿子Erwin Nestle(1887-1972)继承他的工作,为改进版本连续作出贡献,在 1927年出第13版。

      • 1952年Kurt Aland与Erwin Nestle协作,参加到《希腊文新约圣经》的校勘、鉴别、编辑和出版工作中来。出了第21版。

      • Kurt Aland(1915-1994),生于柏林,1933年在柏林的Friedrich-Wilhelms大学读神学,兼读哲学、考古学和历史学。1947年被聘为柏林Humboldt大学教授。1959年成为明斯特大学教授。Kurt是德国神学家,圣经学者,在明斯特的新约文本研究院工作,1959-1983年多年担任院长。他是德国圣经公会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和美国圣经公会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的主要编辑。

      • 1965年出第25版,由于发现了大写字体手抄本(如0189等)小写字体手抄本(33,614,2814等等)以及一些经文选集,对版本有了改进。

      • 1971年出第26版,由于20世纪陆续发现大量手抄本,从1901年出第3版以来,70年来共更新了23次。1972年Erwin Nestle去世。

      • 1983年Kurt Aland从院长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的第二任妻子Barbara Aland(1937--),比他小22岁,继任新约文本研究院院长。Barbara生于汉堡,1964年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神学博士,德国神学家,新约研究和教会历史教授。

      • 1993年,出版了第27版,简称NA27。1994年Kurt Aland去世。

      • 2012年,出版了第28版,简称NA28。在之前发现了117-127号手抄本。

      • 在1971年以后新翻译的英语新约圣经,基本上都是以NA版希腊文新约圣经为蓝本,得到联合圣经公会和其他出版圣经机构的公认和支持。因为NA版本掌握了数以千计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从1898年到2012年,经过114年几代人的努力,皓首穷经,仔细地校勘、比较、鉴别、编辑定稿,把比较确实的经文放在正文中,对出现如此多的一些异文也不嫌麻烦琐碎,一一列在脚注栏中。如果没有一颗敬畏和深爱神和祂的话语的心,对这样枯燥繁琐的工作是坚持不下去也做不好的。我们感谢主赐给从事这项事工的德国弟兄和圣经学者有这样的毅力和智慧。

    • 美国圣经公会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

      • 美国圣经公会在与Kurt Aland领导的新约文本研究院合作,在1966年出版了《美国圣经公会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第1版,简称UBS1,是与1965年版的NA25是一致的,但篇幅要小得多,UBS主要在于指出异文的意含,而NA着重描述文本的鉴别。

      • 1968年出版UBS2。

      • 1975年出版UBS3,相应于1971年出版的NA26。

      • 1993年出版UBS4,相应于1993年出版的NA27。

新约文本的准确性

由Kurt Aland和Barbara Aland两位圣经学者对7种希腊文新约圣经文本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在新约的7947节经文中,有4999节是没有异文而完全一致的,其一致率达62.9%。这7种希腊文新约圣经文本是:Tischendorf,Westcott-Hort,von Soden,Vogels,Merk,Bover,Nestle-Alang.各卷准确性的数据情况可见下表。

经卷名称汉语简称经文节数无异文节数百分比每页异文数
Matthew107164259.9 %6.8
Mark67830645.1 %10.3
Luke115165857.2 %6.9
John86945051.8 %8.5
Acts100667767.3 %4.2
Romans43332775.5 %2.9
1 Corinthians林前43733175.7 %3.5
2 Corinthians林后25620078.1 %2.8
Galatians14911476.5 %3.3
Ephesians15511876.1 %2.9
Philippians1047370.2 %2.5
Colossians西956972.6 %3.4
1 Thessalonians帖前896168.5 %4.1
2 Thessalonians帖后473472.3 %3.1
1 Timothy提前1139281.4 %2.9
2 Timothy提后836679.5 %2.8
Titus463371.7 %2.3
Philemon251976.0 %5.1
Hebrews30323477.2 %2.9
James1086661.6 %5.6
1 Peter彼前1057066.6 %5.7
2 Peter彼后613252.5 %6.5
1 John约一1057672.4 %2.8
2 John约二13861.5 %4.5
3 John约三151173.3 %3.2
Jude251872.0 %4.2
Revelation40521452.8 %5.1
Total合计7947499962.9 %

经过200多年新约学者的辨明,认为没有文本的异文对基本教义有影响。有的希腊文本中的异文在译为英语或其他文字时,并没有区别,可以举例来说明为什么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如在一个句子里各个词的前后词序,各种文字和语言是不同的,有的动词放在作为宾词(受词)的名词前面,也有放在后面的。形容词也有放在被形容的名词前或后的。当希腊文本有类似异文问题时,在译文上就没有区别。

Nestle-Aland希腊文新约圣经对其他译本的影响

20世纪新译的英语译本更多地受到经文评鉴工作的影响,也就是NA版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影响。新约文本研究院曾经以NA27为蓝本,选取15000处,与20种英语译本相比较,对其相似度进行排名,其相对一致性最好的排第1,为1963年出版的NASB,即新美国标准圣经。其相对一致性最差的排20位,为1611年出版的KJV,即雅各王译本。现将其比较所得的表转载如下,供参考:

Abbreviation缩写Name名称Relative agreement相对一致性
NASB新美国标准圣经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1963年出版)
ASV美国标准译本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1901年出版)
NAU新美国标准(1995)New American Standard (1995 update)
NAB新美国圣经New American Bible(1970年出版)
ESV英国标准译本English Standard Version(2001年出版)
HCSHolman Christian Standard
NRSV新修订标准译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1989年出版)
NETNew English Translation
RSV修订标准译本Revised Standard Version(1946年出版)
NIV新国际译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1973年出版)
NJB新耶路撒冷圣经New Jerusalem Bible(1966年出版)
REB修订英语圣经Revised English Bible(1992年出版)
JNTJewish New Testament
GNB现代英语译本Good News Bible(TEV)(1966年出版)
NLTNew Living Translation
DRADouay-Rheims (American edition)
TLB生命圣经The Living Bible(1962年出版)
MRDMurdock Peshitta translation
NKJV新雅各王译本New King James Bible(1979年出版)
KJV雅各王译本King James Version(1611年出版)

我们认为上述表格所表述的相对一致性,并不等同于可以用它评论译本的优劣。如KJV和NKJV是按公认经文文本和拜占庭文本为基础的,他们与上述文本及东正教会所用的新约相对一致性比较好。有的问题是由于根据不同的手抄本而有的异文,有的很难判断其对错,更谈不上论断其优劣。KJV译本在欧美传统教会中和许多信徒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和合本在华人教会中的地位。

再者从希腊文译为英语,有的译本采用直译法,力求词与词对应,如雅各王译本,英文标准译本,新国际译本,新修订标准译本(KJV,NKJV,ESV,NIV,NRSV)等都按这种翻译思想进行翻译的。而GNB(TEV,今日英语圣经),TLB是按意译为主进行的,讲究的是表达出的效果相等。

我们认为直译法比较严谨,忠实于原文,但行文不够流畅。对于圣经这一举世无双的至高经典,我们认为还是尽可能用直译法为好。而意译法的译本比较通俗流畅,可读性强;作为参考读物也是可以的,不要一味排斥它;但对其有误译的地方要留心辨别。

我们知道汉语的和合本是按RV为蓝本翻译的,他也是以直译为主的译本,结合我们多年进行经文比较研究的经验,发现他与KJV的相对一致性还比较高。

在和合本以后出版的新译本,吕振中译本,思高译本等的新约,都受到NA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影响,但大多是以直译为主的。

而现代中文译本(TCV)是从TEV英译本翻译过来的,是以意译为主的。但他也声称新约是按NA希腊文新约圣经翻译的。